纯电动车令人生畏的自燃画面,隔三岔五地出现在网络中。电池组自燃不仅起火快,火势猛,而且难以扑灭,救火更多只是保护人员和周边物资。
安全性问题继里程焦虑之后,成为人们排斥纯电动车的重要原因,比亚迪在介绍创新研发的刀片电池时表示:刀片电池体现了比亚迪彻底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的决心,彻底解决新能源电池自燃的问题。
比亚迪刀片电池不仅通过CTP技术有效提升了能量密度,缓解了里程焦虑。还打消了人们对电池安全的顾虑,算是在技术上的突破。究竟能不能彻底解决电池自燃的问题呢?我想答案是非常明确的。
比亚迪在“刀片电池”的发布会上,展示了业内最严苛的电池安全测试方法——针刺,也就是将异物刺入电池内部,观测动力电池热管理失控后的反应。比亚迪公布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动力电池的针刺试验结果:三元锂电池在针刺后剧烈燃烧,温度超过500℃;磷酸铁锂块状电池在针刺后产生大量烟雾,升温到200~400℃;刀片电池在针刺测试后无火无烟,温度仅有30~60℃,优势非常明显。 三元电池如此糟糕?这“针”无疑“刺”痛了以三元电池为主力的宁德时代。在5月11日的宁德时代2019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曾毓群回答投资者对电池安全性的提问:“电池的安全和电池的滥用测试是两回事,有些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的安全。”
非常明显,“有些人”指的就是比亚迪。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滥用测试”,这是电池测试中的专业用语,例如挤压测试和针刺测试。虽然两间公司的隔空喊话间隔数月时间,但火药桶仍然被成功点燃,并且燃得不比三元电池弱。
宁德时代曾毓群的言外之意是:针刺试验并不意味着电池安全,比亚迪只是借机炒作。因为车祸的情况千差万别,正如电池受伤自燃也有各种原因。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碰撞测试的意义,这是验证汽车被动安全性最有效的方式,不能否认其意义。你可以说比亚迪是“炒作”,但是不能否认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这种条件下(针刺试验)更安全。宁德时代的话,如果由媒体来说,全无问题,但出自宁德时代之口便惹了大麻烦,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认为是“炒作”呢?
令人意外的是,两间公司的互怼只是大戏的开始。有人在微博发文,请宁德时代也来刺一针,并强调针刺试验是电池安全测试的最高水准。我们必须为这次回击点赞!如果宁德时代也来一次针刺试验,无疑是最有力的回击。不过,我们没有等来宁德时代的正面回应,却等来了微博网友在5月21日的“私家测试”,结果是宁德时代“烧”得很惨。
宁德时代被迫正面迎战,却在5月22日的视频用钢针尝试穿刺三元锂电池包,但钢针未能穿透电池包,被保护电池的钢板折断。宁德时代配文:“是什么阻碍宁德时代做针刺测试?是技术?是体质?是巨头的面子?不,是钢针!”意为宁德时代的壳硬,无法刺穿,所以无需针刺试验。这种回应完全是为自掘坟墓,是侮辱网友智商的行为。 因此,宁德时代又在5月23日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宁德时代分别采用5系和8系三元电芯进行针刺试验。这次终于扎进去了,结果是两款电池都没起火。宁德时代配文:“宁德时代早在2017年就已掌握三元电芯通过针刺测试的技术,但是为什么没有推广?通过针刺测试=电池安全吗?”既然宁德时代的三元电池能够轻松通过针刺试验,又何必折腾那么大一圈呢?为何不早一些用视频回应比亚迪刀片电池呢?不是更有说服力吗?
宁德时代进一步解释说:从技术上来,电池包拥有更优化的安全解决方案,已经不存在单体电池针刺测试的实际需求。但是,针刺试验考验的并非电池包抵抗外界侵入的能力,而是电池包内的电芯面对短路时的能力。网友不仅不服,还有人怀疑宁德时代试验用电池组采用了特殊配方,降低能量密度,从而通过了针刺测试。
事情还没有完,5月24日,宁德时代呼吁新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取消针刺测试。知情人士爆料称,在最新版的国标《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已经取消了严苛的针刺试验。而宁德时代是这份征求意见稿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既然宁德时代如此看不上针刺试验,为何又这般在乎针刺试验呢?这事越描越黑,坑也越挖越深。
同日,比亚迪相关人士在微博中解释说:不同类型电池的特点各不相同,三元电池不安全是行业共识和常识。我们认为这才是问题的根结,道出了问题的本质。 比亚迪押注的磷酸铁锂电池虽然在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更胜一筹,但宁德时代主推的三元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更具优势,如果不是各具优势,相信也不存在两家厂商押注不同电池类型了。
比亚迪的针刺测试和刀片电池更安全的宣传,而宁德时代的回应方式“低估”了广大网友,为自己挖了坑,并且还多次加深。在我们看来,宁德时代帮助比亚迪做了免费推广,向广大网友做了免费科普,让更多人认识到比亚迪刀片电池能够通过非常严苛的针刺试验,不易自燃,比三元电池更安全。
评论
() 先登录 发表暂无评论
点击展开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