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可以是冲动的产物,即决策链很短。汽车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需要慎重考虑。这意味着传播和决策中间,链路很长。这也导致了营销方,不能急功近利,还是要从品牌塑造、价值传播开始。精准找到目标受众,是下一步的事,前提是用户画像准确,并且在成本控制下进行便利、有意义的信息传递。
看上去很麻烦。但没办法,汽车营销必须用深入人心的传播来打动人,其底蕴当然由产品力来背书。
岚图追光,从首发到上市进程,就深得传播要义:易记、易得、破圈。
中国文化的灵犀
“易记”很容易理解,就是关键词要突出、容易懂、容易产生适当联想。以“中式豪华”标签出道的岚图追光,强调的是中式优雅。实践证明,现代工业体系中,可以借助科技的翅膀,能将中华文化的神韵提升到新境界,起码是诞生了新的表现力。
一个“青色”,英文是没有对应说法的。浅蓝、湛蓝,都无法准确描述。但中国人往往能准确辨识其中微妙的差异。宋瓷、古建、丹青绘画,都是传承千年的认知,刻在中国人的DNA里面。诗画传家的君子形象,不言自明。
而尊崇“光影哲学”设计语言的追光,将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跨中国文化和哲学)与光影巧妙结合在一起。运动之线、优雅之线、皓月泽天前脸、鲲鹏逐日尾灯、鲲鹏鳞羽门饰、棱镜光直射式的中控台。就连开起来的轮圈动线,也以“光轨”、“光速”、“光澜”为意象。
温文尔雅与执剑而立融为一体,藏锋于内与喷薄而出共存一念。优雅到极致,力量也到极致。只凭一张图,追光就把心仪中国文化的受众圈粉,一图胜千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岚图追光不必强调,双永磁扁线电机大功率,相当于V8超跑,零百加速3.8秒。也不必说,5.8米的转弯半径、麋鹿测试成绩高达83公里/小时。百公里时速制动距离只有33.8米,一切都是超跑素质。就连电动车惧怕的热衰减,追光也毫不含糊。连续10次极限加减速,动力和制动性能无衰减。
只要看到追光高速行驶时自动升起的尾翼,用户心中自然响起BGM。还有什么比得上40公斤下压力、减轻32%升力能让高速行驶变得沉稳有力呢。
而4D智慧底盘驱动的65毫米的空悬、变阻尼减震,也让追光将非铺装路面的颠簸过滤无虞。承载着超越EQS的后排乘坐空间,追光将舒适性叠加到“超跑”身上,也让人感知到中国制造如今已成为世界工程应用的领军者。中国的文化自信,首先是先进生产力的自信。历史上强盛的朝代(汉唐),其文化也必然兴盛。
永远不让客户等得太久
“易得”则与岚图的营销节奏密切相关。“盲订”相当于用户凭品牌忠诚度和信任度投票,相当于房地产里面的期房。岂止是期房,简直是看沙盘买房。如果盲订周期过长,相当于消耗的用户信任、磨损了耐心。
岚图没有让用户等太久。2022年12月15日追光首发,兑现了当初CEO卢放所称的三年三品类”承诺。2023年1月13日,追光就正式下线,在春节前运往各大城市,让潜客们试乘试驾。中间过程只有一个月,而非新势力常常消耗的半年,甚至极端的还有9个月。
这固然是央企制造实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背书,但它符合营销传播的原则,永远不要让客户等太久。一味再美妙的菜肴,上的太迟,也会令人失望。
传播学里面也有4C理论,其中“便利性”,并非单指用户获取信息的便利,更重要的是,用户触达产品、完善体验的便利。只凭想象,是无法长久留住客户的。
只有用户自乘自驾,还无法全面展示追光的魅力。2023年2月份在舟山,岚图追光举行了公开的媒体和用户试驾活动。从亮相到专业和普通用户公开试驾,也只隔了2个月时间。与到店短途试驾不同,这是一次全方位体验。
无论高速转弯还是驶过减速带,其“魔毯”悬挂(其实“魔毯”指的是可变阻尼减震)稳定车身的能力,让人印象深刻。如果配备加热、通风、按摩、超越Nappa的生态麂皮,还算常规操作的话,后排座椅俯仰可调,的确有点令人惊喜。
追光搭载了法律允许的最高等级的自动驾驶套件,拥有高速NOA能力。60吋画幅的AR-HUD,叠加到实景道路上,让新手都不至于开错路。而远程挪车、记忆泊车,就算人在半个地球之外,也可以自动挪车。更不用说智能座舱支持语音、手势与车机互动。
岚图自研的“云母”BMS管理的追光电池包,系业内第一个量产装车的半固态电池(82度电)而搭载109度电的三元锂电池的长续航版本,CLTC续航长达730公里,是目前续航能力最强的四驱纯电轿车。
而体验不能覆盖所有的性能,比如安全装备。希望永远备而不用,但仍要求性能拉满。
追光电池包处于1500MPa屈服强度的钢板保护之下,能扛得住20吨直接压力,耐1000℃高温。“云母”对电池实施云监控(下电照样监控),提前两小时对关键故障征兆提供预警,提前一周对普通故障提供预警。同时在紧急情况下实施毫秒级断电。
突破圈层,成为社交热点
而“破圈”则意味着,传播方式突破“垂直媒体、垂直内容”为主导的汽车圈营销层面,进入社会舆论层面。这就不再是专精抓目标客户,而是要在社会层面上引发讨论。上不上热搜倒不必强求。
3月份,追光的视效大片问世,以电影手法展示了岚图的优雅与激情。其推出时机大有讲究。如果太早,用户还没有形成传播印象,只会将其视作硬广。而大多数客户,对于硬广是下意识排斥的,宣传效果要打折扣;如果太晚,就很难和头几批触及追光的客户形成互动。
而在实车到店之后、车展之前的片子,恰到好处地引发了客户的共鸣。先有客户的印象,其中包含了一些对产品主观的想象(往往是深度使用时的感受,以及文化元素)。片子将客户的想象变成具体的视觉形象,此击而彼应,这正是高明的作品能给予高级享受,讲究的是心领神会。
4月份,宣发进入快节奏。4月初,追光参加了浙江国际赛车场举办的1V4赛事。该赛车场3.2公里长,却有16个弯道、最大高程落差22米,市国际汽联认证的二级赛道,其难度其实不适合家用车。
追光与极氪001、保时捷帕拉梅拉、蔚来ET7、奥迪A6L在该赛道上比拼实力。舒适科目、舒适科目体验、加速穿桩、连续弯道、场地计时赛,除了第一项实行相对主观的打分制,其余几项,必须以底盘调教、动力实力硬吃对手。追光的极致性能令其取得了优秀成绩。
两周后,上海车展开幕。追光以一场盛大的发布会,将“中式豪华中大型电动轿车新品类”这个短语具象化,并成了后者的代表。
事后的网络搜索指数,也证明了追光传播的破圈效应。需要指出,搜索指数不等于搜索量,但前者正相关于后者,由后者的统计模型算得前者。
在4月5日到15日这个加速传播期时间段,关于追光的百度搜索指数多次出现波峰,最高峰值恰好出现在车展前48小时,峰值是加速传播期均值的1.36倍,是“前传播期”8倍以上。追光搜索指数整体环比增长271%,呈现出社会面关注的涟漪效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预算上不是追光的潜客,但口碑传播不仅靠潜客,也要依仗社会面广泛认可,并形成普遍的品牌认知。
露面只有几个月的岚图追光,凭借这一波社会舆论拉起,成功实现了破圈。
现在年轻人越来越认同,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第三空间、智能终端,透过科技的手段,让用户拥有了产品的新价值。当年很多想法,现在都变成现实。新能源汽车,也以炫酷科技的面目,重新成为公众关注的主流(上一次是汽车开始进入家庭)。而不再是专业人士、普通公众、主机厂三方割裂的局面。
上海车展上表达得很清楚,新一代产品,理性的技术和情感调性,都在夺占公众的心智。这是一个趋势,即更具技术魅力、情感价值的品牌,有望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舆论焦点。
营销性质的信息传播,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维系舆论热度,但它没有办法在长期内保持热度,因为公众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但是成为爆点之后,只要品牌形象和产品力的公众印象树立起来,那么舆论的涟漪扩散之后,它仍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舆论。
如此诚意+炫酷的产品,只要顺利交付,就可以形成首批用户为核心的舆论扩散圈层。任何垂媒自媒,都比不上用户亲自“做媒”。而背靠央企供应链平台和制造能力,跳票不是岚图的风格。如此,好营销遇见好产品,已经迸发出更大的舆论涟漪效应。接下来,似乎可以期待用户主导的口碑涟漪扩散。
评论
() 先登录 发表暂无评论
点击展开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