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车道 2016-03-27
多个屁股才有面?戏说国人最爱的三厢车
为什么中国人偏爱三厢车,而欧美就偏爱两厢车呢?这其中的理由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由各位自行分辨,我来按照时间线来阐述我的观点,且听我来分说。

原因一:在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初期,有一种交通工具的诞生一直传承至今,这个就是轿子。轿子是前面有人抬,后面有人抬。所以人们最早就把三厢车叫做“轿车”。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三厢车才是轿车,这个跟轿子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中国人喜欢三厢车的原因是因为轿子的原因,因为那是我们的前辈发明的交通工具,我们是为了怀念,为了传承,为了纪念,也是一种习惯,所以我们选择三厢车。

原因二:在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对于中国人为什么喜欢三厢车早在公元前300多年的时候就有定论。那是在战国时期,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在《离娄章句上》中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看看第一句,孟子就告诉了我们,三厢车是有后屁股的,买车不买三厢车的就是不孝。中国是最遵循孝道的国家,所以中国人买车要买三厢车。所以要孝顺就不能无后啊。

原因三: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大家都知道旧社会的中国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国家,生了儿子就能传宗接代,省了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所以娶媳妇最重要的是看能不能生儿子。那恰好有一句话说的是大屁股生儿子。所以传承至今也是这个道理,不管什么车你得有屁股才能谈大不大,两厢车连屁股都没有那这么生儿子啊!

原因四: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老三样中的两款都是三厢车,桑塔纳和捷达。只有富康是两厢车。从当时人们的接受来看还是桑塔纳和捷达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反观现在富康已经退出了市场,而桑塔纳和捷达至今仍在生产和销售,销量还非常的好。就不得不看出中国人对三厢车的热爱了。这也许就是先入为主的概念。在传统的概念中我们会认为只有三厢车才叫车。

原因五:在很久以前。汽车是有钱人的象征,有辆汽车那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啊。不光是老三样深受追捧,还有北京吉普也风光一时。那时候军队多采用吉普车,而吉普车恰好是没有屁股的。还有驾校学车用的都是212。虽然现在我们给这类车型的定义为SUV,但是那个时代谁知道SUV是毛啊。还有很多拉货的车都是后面有个棚儿,也是没有屁股的。所以大家就认为没屁股的车都是军队拉人的,驾校的车或者是拉货的车。人和货物怎么能在一个空间呢?有了这样的概念人们就不喜欢选择两厢车了,只是认为三厢车是领导做的,你看阅兵式时候的红旗,看看大使馆的车队。有了这样的概念所以我们选择三厢车。

原因六:在以前。中国的汽车消费者还处于购买第一辆车的状态。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一定会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但从这点考虑就都选择了三厢车,再加上受到之前所说的一些原因的影响。人们会认为三厢车安全,因为有个屁股;人们会认为三厢车值,同样的钱多个屁股;人们会认为三厢车拉的东西多;因为多了个屁股。

原因七:现在。因为中国的传统习惯和独特的审美,很多的汽车厂家都在原厂的两厢车后面加上了一个屁股。就拿老三样的富康来说,也有988这样的只有中国才会出现的三箱富康。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了汽车消费大国,但是人们对于我们的认识还是处于那个只认两厢车的年代。就好像我们拍摄一个特别现代化的特别好的片子连奥斯卡外围都进不去,为什么张艺谋拍得红高粱能够登陆奥斯卡获得极高的评价。那就是因为外国人认为那才是中国,张艺谋拍得真实。但是这种观点现在已经转变了,更多的原型车进入中国市场,老百姓选车时不再只是考虑三厢车。现在可以看到街上跑的SUV,MPV,三厢两厢都很多。所以证明我们已经脱离了那个落后的年代,大部分人都富裕了,人们都有钱了,就和国外一样,有能力买第二辆车的时候,有能力换车的时候选择就变得多样化了。现在我敢说更多的人喜欢两厢车。而且听到的很多声音都是,如果再换车就换辆SUV。这样的声音。两厢车在实用性上要高于三厢车,后座放倒后的承载空间要大于三厢车。而且从经济型上考虑两厢车更为省油。操控更好,找停车位更方便,等等。

首个汽车吐槽社区
相关阅读
  • 开挂,原是网络游戏的专有名词,意思是非法使用第三方软件植入游戏中作弊,达到较高的游戏战绩。而对于印度人来说,“开挂”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奇人异事层出不穷,总是让人匪夷所思,尤其是他们的“三厢车”设计,G哥实在看不下去了!
    孙思聪 2016-03-22
  • 一般的车友问G哥的问题,都是怎么快速过弯啊、怎么甩尾漂移啊之类的驾驶技巧的问题,都知道G哥是个车手嘛。突然有车友问G哥,为什么只有两厢车才有后雨刷,而三厢车没有呢?是不是被减配了?
    闫方承 2016-03-24
  • 8车道车友【风语者】提问:小Baby就要出生了,想给老婆配台车,20万左右,后排空间要宽敞,车型偏爱两厢,SUV也可以考虑,大家给出出主意吧。
    孙思聪 2016-03-17